先说2010年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三大问题:1。毕业生就业多,企业需求少。每千人企业多了,就业就充足了,失业率就低了;相反,每千人口企业越少,就业越困难,失业人口越多。与国外相比,中国的大企业仍然很少,不能满足就业人员的工作需求。2.毕业生自身原因造成的就业形势陡峭。目前有很多大学生眼光很高。小企业不想去,大企业进不去。另外,大学生社会经验差,能力弱,很难满足就业单位的需求。大学生择业也缺乏明确性和目的性,从而错过了很多就业机会。3.企业盲目建立被采访大学生导致就业难的局面。很多用人单位不愿意招应届毕业生,因为担心大学生经过培训,有实践能力就会跳槽,既浪费人力又浪费财力,得不偿失。所以用人单位在招员工的时候,往往需要有1-3年的工作经验,这让很多大学生只有回避自己喜欢的工作。间接导致2010年就业形势严峻。4.就业中的性别歧视。对于很多同专业的同学,企业会优先考虑男生,出现了“即使学历高,女性也不如男性”的现象。很多找工作的女同学一次次失败。
当然,2010年的就业形势出现了一些新现象。一是国企成为新宠,外企人气下滑。由于物价上涨,生活成本上涨,很多外企的工资不但没有增加,反而缩水了。近年来,国有企业给工人的待遇越来越好,导致许多大学生放弃外企,选择在国有企业工作。第二,很多大学生选择去二三线城市工作,这也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一线城市生活水平高,物价高,人口多,大学生赚的钱不够消费。第三,最近走后门找工作很流行。
事实上,调查显示,按照就业影响因素由重到轻的排序,前三位分别是“工作能力强”、“相关实习和工作经验”、“学历高”,而“走后门”仅排在第九位。所以在工作中还是要拼个人能力,单纯依靠关系是不靠谱的。虽然2010年就业形势严峻,但政府、学校等相关部门也实施了一些相关措施来解决2010年的就业形势。
为了应对2010年严峻的就业形势,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就业的法律法规,如为想创业的学生提供贷款,以及大学生在农村教书的措施。学校还积极向学生介绍用人单位,允许学生在学校有良好人脉的企业实习,并在学校设立招聘会。我相信,在国家和学校的帮助下,2010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将明显改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