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正确的转型发展道路村里没有企业,也没有能让村民致富的项目。他们唯一能依靠的是农业,但是收入有限,村民很难在一年内有盈余。本来村民有养猪的传统,但长期遵循简单粗放的养殖模式,缺乏科学的养殖知识,盲目,收入低,甚至亏损。现在很少有村民再去养猪了。
在没有其他优势可发展的情况下,水产养殖是村民赚钱的第一途径。李建强认为,要真正发展水产养殖业,必须形成规模化、科学化养殖,引导村民放弃传统养殖方式,依靠现代水产养殖增加收入、致富。
去年,全省正在转型和跨越式发展。李建强想,为什么我一个村官不也走一条米语镇水产养殖转型跨越发展的路子呢?
所以他提出了改造农耕的想法:“村里有粮,地里有野菜。有了这样的优势,就有可能培育出纯食饲养的黑猪。”这个想法立即得到了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肯定和支持。
养猪也有“钱景”。李建强大学时的专业与养猪“无关”。但凭着自己的毅力,通过上网查阅资料、研读相关书籍、咨询专家和农民,他逐渐从“外行”变成了“土壤专家”。
他去了江苏大同等地考察市场,最终选择饲养内江黑猪作为母本,二代野猪作为种猪,以提高商品猪的瘦肉率。为了确保生产无污染的优质猪,李建强开发了一种以玉米和野菜为基础的猪饲料配方。虽然屠宰时间比喂猪长很多,但是猪肉的质量有保证,价格自然也高一些。
2010年初春节,第一批黑猪被宰杀。因为肉质好,很多人买猪肉,猪肉卖20多元一斤。当村民们看到猪在李建强如此受欢迎时,他们意识到养黑猪致富的“钱景”,许多人问他关于黑猪养殖的问题。
带头,还需要形成规模。李建强开始按照他的模式建立猪合作社。合作社建造猪圈,提供小猪,预防疾病,准备饲料并出售以供回收利用。经过近一年的发展,在李建强成立的“丰源养殖专业合作社”已有近30名成员。
“村官”变成了“猪头”,大学生“村官”变成了大学生“猪头”。李建强创办的合作社也成为太原市九大大学生村干部创业示范点之一。之后,他从太原获得了鼓励大学生村官的创业资金,成为首批获得创业资金支持的28名大学生村官之一,并获得了5万元的资金支持。太原市扶贫基金会还资助了大学生村官养猪合作社。
“我将通过‘合作农民’的模式推动农民走向共同富裕。力争把这种安全优质的猪肉送到太原市民的餐桌上!”李建强说,目前,村里的这30名农民已经与合作社合作种田。整个养殖项目完成后,预计带动周边乡镇300多户农民。比如按照现在的猪肉市场,每头育肥猪600元的利润,家庭平均收入至少会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