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良好的素质和相应的知识能力水平
既然要去当老师,就要去帮助贫困地区的学生,教给他们文化知识和新鲜事物,为他们打开一条封闭的视线。那么教别人的前提就是你必须是一个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比如你当老师教英语,你说中国英语不可能把孩子都带成这样。所以保证你的专业水平是你教学的前提。
除了自身的专业水平外,对自身的道德素质也有一定的要求。山区的孩子大多比较单纯活泼,学习模仿能力很强,所以面对他们时,一些不良习惯是不会出现的,比如抽烟、骂人或者一些不雅的举动。要保持健康积极的状态,就要明确自己的责任,把正能量传递给孩子。
2.身体素质好,适应能力强
因为我们去支援教育的地区都是偏远贫瘠的地区,条件肯定比我们平时生活的城市不那么方便,而且因为地域气候条件的差异,没有一定的身体素质是无法坚持的。到那时,他们非但不能给孩子带来知识和文化,反而会在偏远的地方生病,得不偿失。在支教之前,最好有系统的体检,确保符合支教条件。
在贫困地区,食物和卫生设施并不那么齐全和方便。作为一名志愿者,你要有不畏艰辛的精神和较强的适应能力。既然已经决定当老师了,就要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坚持到底,而不是半途而废。
3.热情并乐于助人
要带一份爱去教,用你的热情去传递。善于沟通,耐心教孩子。特别是由于中国幅员辽阔,语言多样,在支持教育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语言障碍。这时,你的真诚和爱就会成为共同的语言。
4.家人和朋友的支持
教学活动需要一定的时间去偏远贫瘠的地方。大学生作为独生子女,往往受到家庭的青睐。家长是否希望大学生去教书,已经成为一个问题。有些家长出于安全考虑不同意参加,所以大学生背着父母参加教学活动。建议大学生可以说服父母同意参与,找一些帮助。毕竟在远方生活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得到父母的支持和帮助,可以增强自己的动力和信心,同时可以通过自己的感受和经历,说服父母、朋友甚至更多的人加入到帮助贫困山区的行列中来,这也是支持教育的意义所在。
大学生支教值得鼓励和支持,也是帮助贫困地区的好办法。通过青年大学生自身的经历和感受,影响到孩子和大学生自身。希望所有合格的大学生都能加入教学团队。
发表评论